武德十二年,二月初二。
公元624年2月2日,大唐皇宫,太极殿。
正月刚过,长安的天气仍带着丝丝寒意,而殿内的气氛,比这初春的冷风还要刺骨。
李渊端坐龙椅之上,脸上已显疲态。这一年来,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的争斗愈演愈烈,朝堂之上党派纷争不断,使得他这个皇帝也不得安宁。
李靖站在一旁,眼中闪过一丝无奈。身为大唐的军神,他更愿意驰骋疆场,而非陷入这无休止的内斗之中。
站在大殿中央的,是大唐宰相闻仲。
这位老臣一袭宽袍,须发斑白,神色间透着几分倦意。他拱手向李渊行了一礼,语气沉稳而坚定:“陛下,老臣年事已高,力不从心,恳请辞去宰相之位,以享清闲。”
李渊微微一愣,随后脸色微变:“闻相,你这是何意?如今大唐内忧未平,外患未绝,你怎可弃朕而去?”
李靖也连忙劝道:“宰相乃大唐柱石,如今太子与秦王仍在相争,正是用人之际,怎可轻言退隐?”
闻仲微微叹息:“陛下,老臣并非不忠于大唐,而是实在心力交瘁。如今这朝堂之争,已然走向无可调和的地步,老臣自问无力阻止。”
闻仲的眼神透着深意,看向李渊:“陛下,您可曾考虑过?若是继续放任太子与秦王相争,大唐将来会不会陷入一场更大的浩劫?”
此言一出,大殿内陷入短暂的沉默。
李渊沉吟片刻,最终叹了口气,道:“宰相,你不要急着辞退,至少等到下一任皇帝登基,再谈此事。”
闻仲微微颔首,心中却泛起一丝苦笑。
——等到下一任皇帝登基?
——可这场争斗,最终谁能赢?又要死多少人?
在闻仲提出辞相的消息传出后,朝堂上下顿时暗流涌动。
李建成得知后,在东宫密会魏征、金吒、木吒等心腹。
魏征拱手道:“殿下,宰相一向是持中立态度,但若他退位,陛下必会重新任命一位宰相。若能扶持太子一派的人上位,对殿下而言是极大利好!”
金吒皱眉道:“可关键在于,陛下向来宠爱秦王,若是由陛下亲自决策,新宰相极可能偏向秦王一方。”
李建成轻轻敲了敲桌案,眼神微眯:“所以,我们必须提前布局。”
木吒沉声道:“殿下是想……?”
李建成冷笑道:“父皇最信任的几位重臣,除了闻仲,还有李靖、房玄龄、杜如晦、长孙无忌。房杜二人是闻仲的门生,长孙无忌又是李世民的亲信,唯一可能争取的,只有李靖。”
魏征点头:“若能让李靖取代闻仲之位,殿下便能掌控朝堂大局!”
李建成缓缓开口:“所以,我们要在陛下面前,极力推举李靖。”
与此同时,秦王府中,李世民也召集了杨戬、哪吒、尉迟敬德、程咬金、秦琼、罗成等人,共同商议此事。
“闻仲若退,朝局将生巨变。”李世民的目光犀利,“太子不会放过这个机会,他必然会在陛下面前举荐李靖。”
哪吒冷哼一声:“李靖向来不站队,若他真做了宰相,殿下恐怕也讨不到便宜。”
杨戬却摇头道:“李靖的确忠于陛下,但他最忌讳内部纷争。如果他成为宰相,定会竭力维持平衡,这对我们未必是坏事。”
尉迟敬德沉声道:“问题是,我们如何确保李靖不会偏向太子?”
李世民微微一笑,目光闪烁:“既然太子要推举李靖,那我们就顺水推舟,让李靖知道,只有我们才是真正支持他的人。”
罗成点头:“殿下的意思是,我们也向陛下举荐李靖?”
李世民微微颔首:“不错。我们要让陛下觉得,李靖是唯一的选择,让李靖觉得,太子和秦王都在信任他。”
秦琼皱眉道:“可这样一来,不就等于在朝堂上,又多了一个无法掌控的变数?”
李世民笑道:“不,这不是变数,而是定数。”
他缓缓起身,目光深邃:“李靖并非一介书生,他是久经沙场的将军,他比谁都清楚,未来大唐真正的希望在谁的手上。”
众人闻言,纷纷点头。
哪吒冷笑道:“这么说来,太子还以为自己要掌控李靖,结果到头来,父亲反而可能更倾向我们?”
杨戬轻叹一声:“到最后,李靖恐怕也会明白,他真正该支持的人是谁。”
李世民轻轻点头,眼神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:“这一局,我们且拭目以待。”
随着闻仲提出辞相,朝堂风云骤变。
李建成与李世民,都在暗中推动李靖上位,但二人的目的截然不同。
李建成想要掌控李靖,以确保自己稳固的政治地位。
李世民则是借势而行,让李靖自己做出选择。
而作为这场风暴中心的李靖,此刻却仍在犹豫——他既不愿意站队太子,也不愿彻底得罪秦王。
究竟是坚持中立,还是被迫选边?
下一步,他将如何抉择?
风暴已然成形,大唐的权力角逐,即将迎来新的篇章!
武德十二年二月十五日,长安,太极殿。
清晨的朝阳洒落在金色的宫殿之上,映照着殿内群臣的肃穆神情。
李渊端坐在龙椅之上,目光环视众臣,心中已有决断。
昨日,宰相闻仲终于正式递交辞呈,年迈的他实在无力再掌控这场太子与秦王的权力之争。
然而,宰相之位空悬不得,谁来接任,成为了朝堂上的焦点。
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皆暗中动作,欲推举对己方有利的人选。
李建成欲推举的是房玄龄,此人乃闻仲门生,若能掌控他,东宫的权势将更为稳固。
李世民则希望扶持杜如晦,此人虽非秦王亲信,但与长孙无忌交好,若能上位,秦王一派在朝堂上将更具话语权。
然而,李渊心知肚明,若让两派势力的人担任宰相,只会使斗争更加激烈。
思索再三,李渊缓缓开口:“朕决定,由李靖接任宰相之位!”
此言一出,满朝皆惊。
李靖,竟成了新任宰相?
东宫,议事殿内。
李建成眉头紧锁,目光落在一旁的魏征、金吒、木吒等人身上。
“李靖……为何是李靖?”
魏征缓缓叹息:“陛下此举,明显是不想让太子与秦王的势力掌控朝堂。”
金吒咬牙道:“李靖虽未站队,但他与秦王府关系极深,这对我们极其不利!”
魏征却摇头道:“不见得。李靖一向忠于陛下,他不会轻易站队秦王。”
李建成沉思片刻,缓缓点头:“不论如何,李靖已成宰相,我们不能轻举妄动,而是要想办法与他交好。”
魏征点头:“太子所言极是,李靖刚刚上任,我们若能示好,或许可以拉拢他。”
李建成深吸一口气,目光坚定:“既然如此,我们便主动向李靖示好,务必要让他在关键时刻站在我们这一边!”
与此同时,秦王府。
李世民负手而立,听完尉迟敬德、程咬金等人的汇报,眉头微皱。
“父皇竟然选择了李靖?”
哪吒沉声道:“父亲的意思很明显,他不希望殿下与太子之争继续扩大,所以才选择了李靖这个‘中立’的宰相。”
杨戬点头:“陛下是想让李靖维持朝堂的平衡,但李靖并非真正的‘中立’之人。”
尉迟敬德冷哼一声:“当年平定天下之时,李靖与殿下并肩作战,他虽然口口声声说不站队,但内心深处,必然更倾向于殿下。”
李世民微微一笑:“他嘴上不说,心里却很清楚谁才是大唐未来真正的主宰。”
哪吒咧嘴一笑:“所以,殿下才让我去找父亲?”
李世民缓缓点头:“此事,必须由你亲自去做。”
哪吒哈哈一笑,起身道:“行,那我这就去找我那老爹!”
当天下午,宰相府。
李靖坐于书房内,手中端着一杯清茶,神色平静。
哪吒大步踏入书房,随意地坐下,咧嘴一笑:“老爹,你当上宰相了,感觉如何?”
李靖淡淡地瞥了他一眼:“你小子,来找我,是想说什么?”
哪吒耸耸肩:“殿下让我来看看你,顺便问问你,你是不是站秦王这边?”
李靖目光微微一凝,随即淡然道:“我既非太子之臣,亦非秦王之臣,我是陛下之臣。”
哪吒撇嘴道:“别装了,你心里最清楚,如果太子当上皇帝,你觉得他会容得下你吗?”
李靖神色微变。
哪吒继续道:“太子嫉妒殿下才华,为了打压秦王,他甚至不惜用刺客行刺。如果他当了皇帝,他会怎么对付你?”
李靖沉默不语。
哪吒微微一笑,压低声音道:“老爹,咱们不必明面上站队,但关键时刻,还是要做出正确的选择。”
李靖深深看了哪吒一眼,叹息道:“我会记住你的话。”
哪吒咧嘴一笑:“那就好!”
在这场争斗之中,李渊的四子李元吉,始终坚定地站在李建成一方。
而三子李元霸,则坚定支持李世民。
当李元吉得知李靖被封为宰相,他的第一反应是:“这不就是变相在帮秦王吗?”
但李建成却阻止了他:“李靖尚未彻底站队,我们仍有机会拉拢他。”
相反,李元霸则大笑道:“好啊,李靖若当宰相,殿下的胜算就更大了!”
但李世民却摇头道:“胜负未定,不可掉以轻心。”
李靖的上位,使得太子与秦王的博弈变得更加复杂。
太子李建成,希望拉拢李靖,确保他不会偏向李世民。
秦王李世民,则在暗中影响李靖,让他在关键时刻做出“正确选择”。
李渊想要用李靖平衡双方势力,但这一抉择,真能如他所愿吗?
东宫与秦王府的斗争,仍在继续。
风云再起,大唐的未来,仍然未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