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是!”公主有命,他照做就是。
九狸走了,南栀发现,她身边除了九狸,似乎没有个办事得力之人了。
宫应寒似乎看出她所想,立时道,“张松。”
张松上前,“主子?”
他对南栀说,“有什么事,使唤他。”
张松:“……”
见鬼。
有种主子把爱犬交给别人撸的感觉。
南栀诧异,“你的人,肯为我办事?”
宫应寒瞥了眼,那眼神幽凉幽凉的。
张松能说啥?
敢说啥?
“公主吩咐,属下不敢不听。”张松果断低头。
主子都是裙下臣了,他不低头还能咋滴?
南栀勾唇,不用白不用。
“上京城外十里地,有个乡下庄子,你去替本宫瞧瞧,庄子上可有一位小姑娘。”
张松狐疑,“就这事?”
“就这事。”南栀说,“要仔细些,那庄子应该有不少奴仆护卫,别被人发现。”
张松心想,她葫芦里卖的什么哑药?
但他也没多问,“是。”
与此同时。
万铭在长公主府,“铜矿被抄,我们便折损了许多利益,往后国库不好动手脚了,陛下会否已有察觉,却不动声色?”
侍女奉上茶水。
隔着珠帘,长公主神态自若,“本宫不缺这点银子,抄就抄吧,陛下在位多年,好歹也要让他有点贡献。”
免得将来史书上,无功绩可写。
万铭心中微烫,多少年过去,他还是忍不住因她起波澜,他就爱长公主这自信张扬的模样。
“弹劾太子的折子已经拟好了,若陛下起疑,此时就不该呈上去。”万铭道。
倘若陛下已经疑心国库,而不动声色,这个时候不宜冒头。
否则就是将把柄送给陛下。
然,长公主却说,“你也说了,陛下起了疑心,那便该让陛下消除这份疑心。”
“你的意思是……”
“国库造假,此事不可善了,这个罪名,需要有人顶。”
姜武帝今日不发作,不代表明日不发作。
帝王起了疑心,最好的方式,就是有人顶罪,将这件事揭过去。
总而言之,要平息陛下心里的怒和罪,就必须有个罪魁祸首。
所以,弹劾太子的折子,该呈还得呈。
要给陛下递一把刀。
斩断帝王心里的怒气以及朝堂上的风言风语。
万铭明白过来。
他目光透着欣赏,这便是他爱慕的女子,深谋远虑。
有些棋子,即便用的趁手,该舍弃也得舍弃。
她这是舍小保大。
“明日我便让人将折子呈上去。”万铭说。
他端起一盏茶,正要尝。
听见长公主道,“嗯,还有事么?”
万铭一顿。
他听出送客的意思了。
他默默放下茶盏,起身道,“没什么事了,臣告退。”
长公主垂眸没看他。
万铭转身,那茶闻着挺苦的,其实他还是想尝尝。
次日。
太常寺的吴大人约了陆君澜一起,去了监察司。
陛下令他二人一起,去清点好这次赈灾银的总数,登记在册。
说是清点,只是走个形式罢了。
除去陛下拨的那五万两,这次赈灾银共计十五万两。
除了姜南栀几人,其他人都不知这‘五万两’的内情。
剩下的十万两,是岑家捐的。
皇后募捐的那些,则用在上京城内外,安置难民,每日施粥,供以温饱。
然而,这一清点,就清点出了问题。
吴大人战战兢兢的跪在御书房。
姜武帝面色阴沉。
陆君澜则道,“陛下,臣与吴大人发现,陛下拨的赈灾银有一半都是假银,臣怀疑,银子在国库被人动了手脚。”
天爷啊。
这要命的差事怎就落到他身上?
他老吴家还保得住吗?
陆君澜一番话,吴大人只觉得自己好像摊上了抄家灭族的大罪!
这国库税银怎能作假呢?
姜武帝心道,终于发现了,他装出大怒的模样,猛地捶桌,“竟有此事?”
“千真万确!”陆君澜发现,陛下虽动怒,但似乎并不意外?
不太对。
“吴大人,你与我一同查验,你怎么不说话?”陆君澜侧目瞧了眼吴大人。
吴大人苦着脸,“陛,陛下恕罪,陆将军所言,皆属实,臣,臣也亲眼看见了。”
五万两赈灾银,确有一半是假的!
姜武帝把桌子捶的更响,“朕倒要看看,谁胆子那么大,敢打国库的主意,查,必须给朕严查,叫顾淮卿进宫来。”
“是。”德寿配合又应景。
“将军怎么不怀疑是太子动的手脚?”姜武帝瞧着陆君澜,抛出一个死亡问题,“赈灾银拨下去,只有太子有机会接触到,太子也有可乘之机,将军难道就不怀疑是太子监守自盗?”
吴大人把头压的更低。
不想被陛下点头提问。
陆君澜却说,“太子正直仁厚,断无可能做出监守自盗之事来,陛下明察。”
早知内情的姜武帝闻言呵笑起来,“你这就有些武断了。”
陆君澜不语。
他若是怀疑太子监守自盗,怕会惹恼公主。
陆君澜心道,他也不那么正直。
“陛下,内阁几位大人求见。”门口传来小太监的声音。
姜武帝不动声色的冷哼,“让他们进来。”
“臣等参见陛下。”
万铭领着同僚行礼。
看见没?这才是结党营私。
姜武帝心里吐槽,面上不显,“免礼,你们倒是来的齐,何事不能明天早朝说,要这个时候进宫啊。”
他随手拿了本折子,明知故问。
“启禀陛下,臣等听闻,存放在监察司的赈灾银出了问题,其中有一半是假银,不知是真是假?”说话的,是吏部尚书。
姜武帝扫了眼,“你们倒是消息灵通,朕也是刚刚得知此事,你们就来了。”
几位大人对视一眼,纷纷下跪道,“臣等请陛下严查太子。”
姜武帝眯起眸子。
陆君澜微微蹙眉,冲着太子来的?
“陛下命太子运赈灾银,如今数日耽搁,又出了这等问题,臣以为,太子最为可疑。”一位大臣说道。
“臣附议,赈灾银只有太子动过,难免会有监守自盗之嫌,理应彻查,以示公正!”又一位大臣道。
“为堵悠悠众口,请陛下彻查太子!”几位大人异口同声。
吴大人吞了吞口水,恨不能做个透明人。
诸位大人这是杀疯了?连太子都敢弹劾!
宫里的消息,如一阵风,传到了姜南栀耳朵里。
她颇为苦恼,倒不是为着宫里弹劾,“静香,你快帮本宫想想,本宫是不是忘了什么事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