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城的天空仿若被一块巨大的铅灰色幕布严严实实地遮蔽,厚重的云层层层堆叠,仿若随时都会轰然崩塌,沉甸甸地压在整座城市之上,压得人喘不过气,仿佛预示着一场来势汹汹的暴雨即将倾盆而下。街道上,行人寥寥,皆是行色匆匆,神色凝重,往日里的热闹喧嚣已全然不见,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压抑死寂。偶尔有几阵寒风呼啸而过,吹得街边的树枝 “嘎吱” 作响,更添几分萧索与凄凉。
李显,这位刚刚被废黜皇位的前皇帝,此刻正坐在一辆简朴得近乎寒酸的马车中,在这沉闷压抑的氛围里,缓缓驶向中书令林羽的府邸。马车行驶在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,发出沉闷的 “咯噔” 声,每一下都似敲在李显的心坎上。他身着素色长袍,那长袍在风中微微飘动,更衬出他身形的单薄与落寞。他面容憔悴,眼窝深陷,眼神中满是被命运捉弄后的不甘与迷茫。往昔身为皇帝时,出行皆前呼后拥,威风八面,所到之处众人皆伏地叩拜,如今却落得这般境地,只能偷偷前来拜见臣子,如此天壤之别,让他心中满是苦涩。
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在林府那气势恢宏的大门前缓缓地停了下来。车帘被轻轻掀开,李显小心翼翼地从马车上走了下来。他静静地站在那里,目光凝视着眼前这座熟悉而又陌生的府邸。
那扇朱红色的大门高大而庄重,门上的油漆虽然有些褪色,但依然散发着淡淡的光泽。门环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铜绿,在这逐渐黯淡下去的天色映衬下,泛着令人心生寒意的冷光。
遥想当年,身为一国之君的李显,所出入之处无不是金碧辉煌、美轮美奂的皇宫大内。那些巍峨壮丽的宫殿楼阁,雕梁画栋的亭台水榭,无一不让人惊叹不已。然而此刻,当他面对着这区区一个臣子的府邸大门时,心中竟然不由自主地涌起一股陌生和敬畏之情。
李显深深地吸了一口气,努力平复自己略微有些纷乱的心绪。他低头看了看身上略显凌乱的衣衫,伸出手来轻轻地整理了一番。然后,他抬起右手,慢慢地伸向那冰凉的门环,屈起手指,轻轻地叩响了它。
只听得“铛——铛——”两声清脆而响亮的撞击声骤然响起,在这四周一片寂静的氛围之中,显得格外突兀。那声音仿佛一记沉重无比的铁锤,狠狠地砸在了这片死一般沉寂的空气之上,瞬间将其打破。
没过多久,伴随着一阵轻微的“吱呀”声,那扇紧闭着的大门缓缓地打开了。林羽快步从里面走了出来,一眼便望见了站在门外的李显。他先是微微一愣,似乎没有想到李显会突然造访,但很快就回过神来,脸上迅速浮现出一抹恭敬之色。只见他连忙躬身施礼道:“殿下大驾光临,有失远迎,还望恕罪!快快请进!”
李显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,一言不发地随着林羽迈步走进了府中。踏入府内的庭院,入眼处尽是一派荒凉景象。几株早已枯萎的树木在寒冷刺骨的北风中瑟瑟发抖,枯黄的树叶纷纷扬扬地飘落满地,却不见有人前来清扫,使得整个庭院看上去越发显得荒芜破败。
两人来到书房,书房内光线昏暗,角落里的烛火摇曳不定,光影在墙壁上晃荡,仿若鬼魅。林羽命人奉上茶水后,屏退了左右。李显端起茶杯,杯中的热气袅袅升腾,却暖不了他那颗冰冷的心。他凝视着茶杯,良久,轻轻放下,抬起头看向林羽,嘴角扯出一抹苦涩的笑,声音带着几分沙哑与落寞:“林中书,往昔朝堂之上,我高坐皇位,发号施令,何等风光。可如今,不过转瞬之间,一切皆成泡影,我已不再是皇帝。此番前来,实是走投无路,满心彷徨,想恳请先生为我算一卦,给我指条明路,看看我这往后的前程,究竟在何方。” 说着,他眼中流露出一丝期待,紧紧盯着林羽。
林羽闻言,神色一凛,眉头微微皱起,仿若被李显的话语扯出了满心忧虑。他目光深邃,静静地看着李显,片刻后,微微颔首,缓缓起身,踱步至书架前。他的脚步沉稳却又带着几分凝重,伸手在书架上摸索,最终取出一个古朴的竹筒,筒身刻着奇异的纹路,似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。他双手捧着竹筒,走到李显面前,微微躬身,神色庄重地说道:“殿下,卦象虽难尽信,却也能为您指引一二。一切皆看天意,您且随意抽取一根,让这竹签来揭示命运的奥秘。”
李显深吸一口气,伸出手,手微微颤抖着,仿佛那竹筒里装的不是竹签,而是他全部的命运。他在竹筒中翻搅片刻,最终抽出一根竹签,竹签入手,凉意从指尖传来,他顿了顿,才递给林羽。
林羽双手接过竹签,凑近眼前,细细端详。只见竹签上刻着一些晦涩难懂的符号,似符文,又似某种古老的文字。他的眉头越皱越紧,额头上隐隐浮现出细密的汗珠,脸上的神情愈发凝重,仿若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。
李显见状,心中愈发忐忑,双手不自觉地握紧,指节泛白,他焦急地追问道:“先生,这卦象到底如何?是不是意味着我此生都要在这困苦中挣扎,再无出头之日了?” 他的声音微微发颤,带着一丝绝望的意味。
林羽没有立刻回答,他缓缓走到书桌前,铺开宣纸,那宣纸洁白如雪,却似承载不了即将书写的命运。他拿起毛笔,在砚台中蘸墨,墨汁在砚台上晕开,宛如命运的漩涡。他悬笔于纸,迟迟未落,沉思良久,才一挥而就,写下一首诗:
霜雪漫天覆古道,
孤鸿远影向寒霄。
待到春风吹又起,
繁花似锦满枝梢。
写完后,林羽搁下毛笔,轻轻呼出一口气,将诗递给李显,神色温和却又透着坚定:“殿下,此诗便是卦象之意。您看,如今您恰似身处霜雪漫天的古道,四周一片凄寒,孤鸿般的您在寒霄中独自前行,处境艰难。但请殿下坚信,寒冬总会过去,春风定会再次吹起。只要您熬过这段艰难时日,命运自会迎来转机,届时繁花似锦,前路一片光明。”
李显接过诗,双手微微颤抖,他逐字逐句地反复诵读,一开始,眼中满是迷茫与困惑,渐渐地,那眸底深处,燃起一丝微弱的希望火花,仿若黑暗中亮起的一点烛火。他抬起头,看向林羽,眼中闪烁着泪光,声音带着几分哽咽:“多谢先生,您这一番话,犹如冬日暖阳,让我在这绝望中看到了一丝曙光。李显定会铭记先生所言,努力熬过这艰难时光。”
随后,李显又与林羽交谈了片刻,谈及往昔朝堂之事,谈及未来的迷茫与期许,两人时而叹息,时而感慨。最终,李显起身告辞。林羽将他送至府门口,看着李显的马车渐行渐远,消失在那阴霾笼罩的街道尽头,心中暗暗叹息。他深知,李显的命运充满了变数,这首诗,或许只是给了他一丝慰藉,未来的路,还需要李显自己去走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