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7章 中间商
月夜下,马车悄然穿街过巷,很快便来到位于睢陵南城的瑶音阁前。
瑶音阁不愧是与媚香楼比肩的睢陵五大名楼之二,夜幕之下的它已是高朋满座,座无虚席,生意之红火同样是吸金魔窟级别的。
在车帘后静静观察的萧绍瑜,心想着:“自今夜始,媚香楼和瑶音阁便要以济阴庄票结账了,庄票不够就别想玩好,哼哼。”
对于有钱人而言,不论朝代,娱乐都是刚需,萧绍瑜就是要通过娱乐业进一步激发济阴庄票的需求,从而促进济阴钱庄的兑换业务,并使济阴庄票成为郡内实至名归的惟一官方货币。
不同于后世,南梁对地方州郡的管理并非十分严格,在货币上表现得尤为明显。
朝廷三令五申惟有五铢钱和女钱是官方货币,却无法禁止民间私铸,劣币横行,还有很多州郡在施行最原始的交易法则:以物易物。
事实上,南梁币制并不统一。
萧绍瑜敏锐的意识到此乃天赐良机,他欲将济阴庄票打造成南梁最强势的货币,再透过强势济阴庄票独霸南梁货物贸易,从而掌控南梁经济命脉。
经济命脉在手,他将是无冕之皇!
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的战略目标,他是要不遗余力的,王府名下的所有产业都是将济阴庄票推向货币王者的武器。
“为了避免有钱人换个地方娱乐,看来睢陵五大名楼的收购计划要加紧布局执行了。”
就在他想得出神的时候,今夜做东的四位士族家主,已在阁前翘首以盼:“殿下,敝人等恭候多时,拜谢赏光。”
轻撩车帘,吴良探身下车,而后伸手搀扶萧绍瑜下车,以示其身份之尊荣。
途中简要询问后,萧绍瑜便一直处于闭目养神状态,此时的他已然退去了疲惫,明眸之中又有了飞扬神采,恢复了矍铄精神。
淡笑似春风,紫袍金冠的他谦虚如君子,平易非纨绔:“诸位盛情一片,本王却之不恭了。”
一旁的吴良上前笑道:“诸位兄台,济阴军政系于殿下一身暂且不说,陛下已召殿下从速前往御营议事,故今夜殿下能亲临赏光,对诸位兄台可是看重得很呢。”
这么卖人情的话,萧绍瑜自己是不便开口的,那样太有失身份,精于世故的吴良却是必须将这份人情挑明的,并赋予其更高的价值内涵。
为了赴此宴,萧绍瑜连梁帝的诏命都推迟了,这得是什么级别的价值内涵?
经吴良这么一说,萧绍瑜的到来令对面的四人顿感受宠若惊,他们也估计到吴良必是说了不少好话,这份天大人情自然是要记在心里的。
“敝人等惶恐之至。”
“诸位皆济阴贤达,本王初治济阴,人生地不熟,若有举措失当,还望诸位斧正,今夜便算本王向诸位讨教了。”
萧绍瑜虚怀若谷,展现出礼贤下士之胸襟,顿时赢得四人好感:“殿下里边请,咱们边吃边聊,理当是敝人等向殿下讨教。”
“同请。”
说着,俊面淡笑,儒雅依旧,萧绍瑜信步入阁,他一边向里边走着,一边侧耳倾听。
瑶音阁的特色在于“音”,阁中姑娘多有一副好嗓子,曲唱得极好,婉转动听似仙音。
于音一道,瑶音阁可谓独步济阴,阁主圆圆更堪称济阴歌后,其音绕梁三日而不厌。
“殿下若是喜欢,敝人等便请圆圆阁主为殿下弹唱一曲,可好?”
“诸位,有心了,呵呵。”
“应该的、应该的。”
还别说,萧绍瑜还真就没听过圆圆唱曲,浓浓的兴趣不经意间流露,自然也有为瑶音阁增收的意思在里面,毕竟圆圆的出场费可是和李媚儿同一标准的。
众星捧月之中,萧绍瑜踱步入席,当仁不让的落座主位。
明眸缓转,打量着此间装饰,豪奢而不失雅致,显然是瑶音阁的顶级包间。
不得不说,当初沈文在瑶音阁上倾注了不菲之财力,论豪奢,瑶音阁犹在媚香楼之上。
众人相继落座,四人隐晦的向吴良传递眼神,吴良自知其意,与萧绍瑜不熟,张不开嘴呗。
吴良遂好人做到底,直入主题:“殿下,不瞒您说,这四位兄台乃下官多年故交,族中亦广种瓜果,只是苦于销路不畅,想请殿下指点迷津。”
吴良与四人不过是出身同郡士族,交道肯定是打过的,却也谈不到多年故交这种交往程度,他是在有意拉近关系。
“本王久居京城,以往也不事经营,对州郡之间的商业往来极为陌生,尚处迷津之中,何来指点一说?”
乌眉微蹙,淡笑稍有收敛,萧绍瑜秒变商业处男,一脸迷茫,纯属睁眼说瞎话。
风靡济阴、畅销北徐的话本《大梁书生之瑜情蔚了》,是他创作并发行的;一经开业便迅速垄断济阴书行业的睢陵书行,是他名下的产业;睢陵官办纸墨作坊,也是在他手中短期内便扭亏为盈的。
哪一个案例不堪称商业奇迹,然而创造如此商业奇迹的他,竟然舔着脸冒充商业处男,剧情有点狗血,演技有点拙劣。
四人已有心理准备,他们也听出来了,萧绍瑜这就是在变相索贿,忙肯定是不能白帮的。
吴梁耸耸肩,暗示四人:吴某已然尽力了,后面的事还请四位兄台自求多福吧。
准备许给萧绍瑜多少好处,四人没有提过,吴良也没有问过,他自然不能越俎代庖,只能四人自己跟萧绍瑜去谈了。
四人交换了一下眼神,无声中达成默契,其中最为年长者,出面说道:“敝人等欲效吴参军,将族中瓜果销往淮北,想请殿下帮忙引荐买家,这是一点心意。”
于吴良而言,淮北瓜果市场同样是俩眼一抹黑,他敢于加入跨境通商行列,肯定是有人帮着找好了买家。
而这个好人,只能是萧绍瑜,这是不言而喻的。
瞄了一眼面值十万文的崭新庄票,萧绍瑜知道四人的诚意还是十足的。
但问题是他的胃口更大,他要做瓜果业的中间商,意在分享通商溢价。
《梁书·武帝纪》载曰:
帝奉行清廉,拒绝纳贿。